本书不仅揭示了中国企业短命的原因,而且道出了百年企业隐藏的最深的秘密:成为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。全书从哲学思维解构并延伸了德鲁克的思想,深入剖析了企业与社会、企业与企业、企业与员工、企业与社群的关系,可以说这是一部企业构建持续竞争格局的管理“心法”。
目录
引言:企业及其管理之道/01
上篇:重新认识企业
第1章 企业的性质/003
1.1 现代社会是产业社会和功能型社会/003
1.2 组织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构件/005
1.3 组织稳定,社会才稳定/009
1.4 企业要为社会做贡献/012
1.5 职工是企业组织的公民/016
案例:马化腾的艰难决定和张小龙的坚持/019
第2章 企业的宗旨/023
2.1 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客户,不是挣钱机器/023
2.2 企业的“客户原则”“贡献原则”/025
2.3 企业的“成果原则”“绩效原则”/027
2.4 企业的“员工原则”/030
2.5 企业的“合作者原则”/033
2.6 企业的宗旨,即“组织原则”/035
2.7 企业文化不是老板文化/038
案例:华为的故事/041
第3章 企业的使命(企业存在价值——时间维度)/049
3.1 使命是企业的一个长期目标和任务/049
3.2 企业的使命不能偏离天道/052
3.3 皮埃尔兄弟确立企业使命的过程/054
3.4 企业要经常问使命是什么,应该是什么/056
3.5 使命表达了企业扮演角色及其功能和作用/059
案例:小米的崛起/062
第4章 企业的产业联系(企业存在价值——空间维度)/065
4.1 企业在参与一条价值链的竞争/065
4.2 企业要获得价值链中的存在理由/067
4.3 企业必须谋取到产业链中的位置/070
4.4 谋取在产业链关系中不可替代的竞争地位/072
4.5 企业必须努力拓展它的利润空间区域/077
4.6 企业必须学会产业经营/079
案例:三井构建的农业产业价值链/083
第5章 企业的三项机能/089
5.1 企业利润不是企业目标而是约束条件/089
5.2 企业需依赖经济机能有效创造客户/091
5.3 企业经济机能是业务模式背后的范式/097
5.4 企业政治机能就是一套权责利体系/100
5.5 企业权力结构容易僵化并抑制企业内在活力/102
5.6 企业建立社会机能防止政治机能恶化/103
案例:通用汽车的三项机能/10
第6章 企业的业务模式/115
6.1 经营模式的概念/115
6.2 企业的三种经营模式/118
6.3 效率与有效性/121
6.4 供求一体化/126
6.5 一体化的战略目标/132
案例:从B2C到C2M的毕胜/136
下篇:重新认识管理
第7章 高层管理的职责:使企业有前途/145
7.1 打造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力量/145
7.2 确立领导权威的来源,以及管理合法性的基础/148
7.3 建立一个有效的董事会/152
案例:福特二世寻找“福特汽车前途”之路/157
第8章 中层管理的职责:使系统有效率/161
8.1 过去的系统及其有效性/161
8.2 现实的系统及其有效性/164
8.3 分权制组织/169
8.4 系统的内在统一性/173
8.5 未来的系统及其有效性/178
案例:NASA的知识管理系统/182
第9章 基层管理的职责:使员工有成就/191
9.1 社会性惰化之谜/191
9.2 经理人管人事/194
9.3 对经理人员的约束与激励/198
9.4 分工的原则/201
9.5 组织的原则/203
9.6 共同体或社区/206
案例:赵迎光二次创业成功的秘诀/210
后记:巴展归来,读华为/217
附录:企业及其管理之道/229
序言
我们在大学的时候,养成了一种学习的范式,即基本概念、基本原理、基本方法,简称“三基”。要是没有三基,就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不知道如何去读明白一本书。
德鲁克是一个思想家,他的思想如行云流水。他不是教科书的作者,很少去定义一个概念,也很少进行结构化处理。因此,很多人问我,如何才能读懂《管理》这本书,或干脆说读不懂。
包子堂斗胆组织学友,把德鲁克的《管理》一书结构化,择其要而结构化。自然,这样做是有风险的,不能把德鲁克的思想全貌保留下来,弄不好有肢解他人思想的嫌疑。无奈之下,我们采用古人的做法,六经注我。意思是,本书如果有错,错在我。读者如果有怀疑,可以去看原著,自行正误。
德鲁克认为,管理是组织的器官。因此,我们有理由把组织和管理区分开来,分为两篇。另外,企业是一个组织,因此,上篇企业之道,6章,下篇管理之道,3章。两篇相加共9章。
德鲁克的思想博大精深,我本人学习他的思想,已经有20个年头了,至今依然抱着敬畏的心理,认真学习和领悟他的著作及其精神世界。因此,本书的书名为《包子堂学管理》,向更多的学友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。我们相信,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,不仅是为了与更多的学友分享,更重要的是鞭策与激励我们自己。我们相信,只要持续这个过程,我们的学习能力与管理素养会进一步得到提高。本书也会随着这个进程进行迭代,会增加更多的案例、工具、方法和范本。不仅有企业及其管理之道,还有更多落地的方法,或企业及其管理之术。使这本学《管理》的著作,能够道术统一。
我们仔细权衡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,企业之道至少涉及6个方面,形成6章。一个企业要想避免死于无知,必须认真考虑这6个方面或6个章节的内容。这6个方面,都是不可或缺的,并且形成内在的联系及次第关系。
企业作为产业社会的一个功能性组织,或社会再生产循环的一个器官,是一个有机的整体。并且,必须遵循社会再生产循环的客观要求,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或功效。企业之道讲述的就是,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客观要求。
管理只是一个赋能的过程,换言之,通过管理这项人为的职能,赋予企业这个有机体以能力与功效。按照德鲁克的思想,管理本身没有目的性,统一于企业的目的,统一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。因此,我们把它概括为三项管理任务。这就是,使企业有前途、使系统有效率、使员工有成就。并把这三项管理任务,冠名为管理之道。意思是,它具有总括性或纲领性。
本书是互联网学习社区的一种有益的尝试,见证了互动激励学习方式的有效性,并预示了众筹智慧的内在力量。
最后,谨把此书献给我们共同的导师李占祥教授,感谢他几十年如一日忠于职守、遵循师道,一如韩愈所言,传道、授业、解惑,为我辈的楷模。老人家的学识和品格,正激励着我们为中国的教育事业,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。
包政 敬上
2016.3.15